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碳中和 | 碳中和或綠色LNG:通往能源轉型的途徑
液化天然氣脫碳——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商已開始尋找減少或平衡其碳足跡的方法
根據GECF最新發布的2020年版《2050年全球天然氣展望》,天然氣需求預計將從2019年的3.95萬億立方米增長到2050年的5.92萬億立方米,增長50%,因為天然氣仍然是最清潔的碳氫化合物。盡管如此,實現減緩氣候變化的全球目標仍是最大的挑戰之一。液化過程中,氣體燃燒會釋放大量的廢氣,而在進入工廠之前脫離的二氧化碳(CO2)則經常被排放到大氣中。隨后,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客戶對天然氣行業施加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該行業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實現氣候目標,并專注于減少排放。
超過120個國家已經制定了氣候風險戰略,設定了到2050年年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凈零排放的目標。由于天然氣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商已開始尋找減少或平衡其碳足跡的方法,正在進行的液化天然氣脫碳努力可能會加快。因此,頂級液化天然氣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者已表明了他們的計劃,以實現液化天然氣供應鏈的脫碳。這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一是追溯抵銷個別貨物的排放,二是建造低排放液化終端?!熬G色液化天然氣”一詞作為液化天然氣行業的新產品出現了。
碳中和或綠色液化天然氣
碳中和或綠色液化天然氣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前景,“綠色”表明要么減少溫室氣體,或抵消溫室氣體排放,與一些或所有元素的液化天然氣價值鏈——從生產上游天然氣和管道運輸、液化、運輸、再氣化,下游天然氣的利用率。
液化天然氣價值鏈中的公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例如,利用沼氣作為原料;減少上游、管道和液化設施的排放;利用可再生能源為他們的液化工廠提供動力;分別是通過使用碳捕捉和儲存(CCS),或通過將在原料氣液化前處理過程中被扣留的二氧化碳重新注入地下的碳捕捉、利用和儲存(CCUS)技術。
因此,應該考慮的是,碳中和并不意味著LNG貨物生成零排放,而液化天然氣賣家可以平衡他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補償,以彌補全部或部分溫室氣體排放或碳信用額的利用率,加強植樹造林,綠化或其他綠色項目。
去年,20國集團(G20)領導人認可了循環碳經濟(CCE)的概念,而GECF是這一過程的一部分,這毫無意義。CCE旨在將CCS/CCUS等廣泛的技術納入其中,作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管理各部門排放的一種方式。
相比之下,卡塔爾石油公司(QP)則采用了多種策略來減少排放。該公司未來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將以低碳為基礎,因為該公司正在建設一個CCS設施,并在2027年之前擴大其1.26億噸/年的液化產能。
作為其新的可持續戰略的一部分,QP宣布其目標是到2030年將其液化天然氣設施的排放強度降低25%。另一個目標是,到2027年,從液化天然氣設施中捕獲和存儲約700萬噸/年的二氧化碳。此外,QP計劃將上游設施的排放量減少至少15%,并在本十年結束前將燃除強度減少75%以上。此外,QP正試圖在2030年之前取消常規燃除,到2025年,該公司希望通過在所有設施上制定0.2%的甲烷強度目標(所有減排措施均來自2013年水平),將沿天然氣價值鏈的甲烷排放最小化。
在公司的某些供應合同中,環境因素也被考慮在內。2020年11月,QP簽署了第一份“特定環境標準和要求”的長期協議,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新加坡Pavilion Energy LNG供應的碳足跡,并在10年期間提供180萬噸液化天然氣。
為了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CCS在澳大利亞也起到了幫助作用。雪佛龍是西澳大利亞海上1560萬噸Gorgon液化天然氣的運營商,自2019年8月投入使用以來,已向CCS設施注入超過400萬噸二氧化碳。
與此同時,諾瓦泰克公司已經制定了到2030年俄羅斯甲烷減排的長期目標,主要是將生產、加工和LNG領域的單位生產甲烷排放量減少4%。此外,該公司的目標是將每噸LNG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在這方面,NOVATEK和為Yamal LNG提供工程和渦輪機械的貝克休斯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引入混合氫,而不是僅僅將原料氣中的甲烷運行到天然氣液化的主要過程中,以減少NOVATEK的LNG設施的二氧化碳排放。
生物液化天然氣將在未來幾年在荷蘭的重型公路和水路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去年11月,荷蘭第一個生物液化天然氣裝置的建設在阿姆斯特丹啟動。Renewi(廢物管理公司)、Nordsol(將沼氣加工成生物液化天然氣)和殼牌(在其液化天然氣加氣站出售這種生物液化天然氣)已經開發了這個項目。沼氣由大約60%的甲烷和40%的二氧化碳組成。另外,由于CO2副產品在市場上的循環利用,還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從而產生100%的二氧化碳中性燃料。
日本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Inpex最近公布了其戰略,希望通過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氫能源,并利用碳捕捉技術,在2050年前成為一家二氧化碳凈零排放公司。日本也在2020年10月宣布,該國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亞太和歐洲這兩個主要的LNG進口國已經制定了關于長期脫碳目標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碳中性液化天然氣由亞洲公司供應,而亞洲的碳政策和投資者壓力相當脆弱。
根據2020年版的GECF或2050年全球天然氣前景預測,亞洲LNG進口將會增加到800 bcm(585噸),到2050年,全球LNG進口的71%,該地區將成為全球LNG需求增長的推動引擎。隨著許多亞洲國家對空氣質量的擔憂加劇,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將二氧化碳水平降至最低,實現未來社會脫碳的最現實解決方案是將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結合起來。因此,排放和更清潔的燃料燃燒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亞太液化天然氣進口(bcm)(數據來自GECF全球天然氣模型2020)
從長遠來看,歐洲可以成為碳中和LNG的前身,只要堅持歐盟委員會(EC)公布的新甲烷戰略,并符合其2050年碳中性的目標。重要的是,歐盟委員會建議液化天然氣生產商與他們的國際合作伙伴合作,探討歐盟能源供應的可能標準、目標或激勵措施。
液化天然氣價值鏈的哪一部分應該承擔責任?
LNG賣方可能需要減少和抵消溫室氣體,這就強調了需要強大的抵消市場,以便在整個液化天然氣價值鏈中實現完全的碳中性。
因此,這凸顯了傳統液化天然氣項目的挑戰,因為它們減少碳排放的手段有限,因此依賴于昂貴的市場機制。LNG生產商必須在有競爭力的燃料定價和昂貴的減排計劃之間保持平衡。因此,誰來支付生產綠色LNG的額外成本的問題還沒有決定。
如前所述,碳排放平衡對于任何LNG設施都是可行的,并可能導致碳中和LNG貨物。盡管這可能不是一個可持續的長期過程,也不能直接解決項目的排放問題,但對于一般的液化天然氣脫碳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轉變。
然而,GECF建議賣方和買方都必須為實現排放目標做出貢獻。有關這些問題的討論應涉及LNG行業的所有參與者,如賣方、買方、貿易商和政策制定者。對LNG生產商來說,一個更有針對性的目標是盡量減少上游和液化的排放。這也將與他們已經在進行的努力相聯系,因為他們必須在公眾和投資者的更大壓力下控制自己的碳足跡。
綜上所述,隨著LNG需求的不斷擴大,綠色LNG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綠色LNG有助于確保天然氣保持其作為能源組合的關鍵組成部分的作用,支持能源過渡時期的氣候目標。如上所述在2019馬拉博聲明,在赤道幾內亞第五屆GECF或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峰會上,GECF或成員國重申發展的戰略作用,部署和轉讓先進技術更有效的生產,及天然氣的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天然氣出口國論壇(GECF)秘書處能源經濟和預測部高級能源預測分析師
Hussein Moghaddam博士